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朋友们诚信双盈,相信对剧中那位英明神武、雷厉风行的康熙帝的第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必定印象深刻。在1718年,他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十万大军,随后更是被封为大将军王,进驻青海地区,专注于对抗准噶尔汗国,并进行了多次战争。他为维护青藏地区的团结与安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使得他在康熙帝众多优秀皇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位备受瞩目的杰出人物。
在清朝的早期,皇族之中出现了许多出色的将领。努尔哈赤、四大贝勒(皇太极、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以及四小贝勒(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郎)都是那个时代顶尖的军事人物,他们共同推动了清朝的迅速扩张。整个清朝处于实力上升的阶段,蓬勃发展。
然而诚信双盈,随着清朝入关后第一代名将的相继去世,八旗军队逐渐衰落,开始出现了腐化的现象。八旗子弟从出生就被享受高贵的生活,锦衣玉食的环境使他们失去了即祖先那种筚路蓝缕、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沦为了贪生怕死、毫无斗志的废物。那些在温室中成长的娇嫩花朵,终究抵挡不住风霜的考验;而生长在荒野中的松柏,经历风吹雨打后则愈发坚韧。因此,今天我们常说的“男孩子要穷养”的道理,实际上是非常有必要的。
展开剩余6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朝终于为其贪腐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时,清朝皇族中,真正的卖国贼——胤禵的玄孙奕山,开始了他可耻的背叛行为。
1841年1月,奕山被任命为靖逆将军,带队前往广州与英军交战,然而结局却是一败涂地。奕山迫于形势向英军投降诚信双盈,并与英方签署了《广州条约》,赔偿了英国600万两白银,成为了国贼的代名词。
随后在1855年5月,他被任命为黑龙江将军。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得俄罗斯趁机对中国发动骚扰,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对奕山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手段,提出要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划分为国界。奕山因内心的恐惧,害怕与俄国发生冲突,最终硬着头皮同俄国签订了损失惨重的《瑷珲条约》。
条约中规定,“大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归俄国,乌苏里江以东的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则划为两国共管区域。”后来,俄国又与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承认了这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
当时的奕山和清政府一样,对国际局势一无所知,充满了无知与盲目。那时,俄国刚刚在欧洲东部与英国、法国等国经历了长达三年的克里米亚战争,规模浩大,损失惨重,俄罗斯阵亡超过50万人,最终在战争中告负。此时的俄国根本没有力量再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清政府完全可以选择拒绝签署条约,采取拖延战术。
正因如此,晚清时期的八旗和绿营兵的逐渐退化,缺乏战斗精神,变得贪生怕死诚信双盈,才导致了一系列耻辱的条约相继签署。奕山随后与李鸿章的情况相对可谓是不同,虽然李鸿章签订的条约也是不平等的,但那是在国家遭到列强打击的情势下。相比之下,奕山实则是个“货真价实”的卖国贼,轻易地将广袤的领土拱手让与他国。
发布于:天津市睿迎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