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个苟且又自卑的国家牛途网,骨子里具有强盗基因。中国近代遭受的屈辱每一次都有日本人的影子。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伴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他们也开始了对外扩张之路。
有一个地方是日本人梦寐以求的,并表示宁可不要本土也要保住这里,那么什么地方让自认为高贵的日本如此向往?
史书记载的“九一八事变”“侵华战争”等等历史事件太过深刻,但是很多人对日本的近代史停留在二战期间,其实早在1874年日本就开始了对外扩张之路。
明治维新活动,明治天皇击败德川幕府,天皇有了短暂的权利,此后便进入工业时代,但日本本土国境和匮乏的资源储备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于是他们左右巡视,相中了中国东北。
为什么是东北而不是其他地区?原因有很多,可以说东北所具备的每一项优势都是日本迫切想要得到的。
展开剩余83%首先,地理位置上日本距离东北并不远且纬度与日本差不多,气候上符合日本人想要的条件,这是最直接的原因。
其次,日本人对东北垂涎三尺的主要原因就是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东北四季分明,春雨冬雪滋养的黑土地非常适合粮食作物的种植,强烈的光照和昼夜温差加之黑土本身适宜生长的属性造就了东北农作物的高产和精产。
水稻、玉米、大豆等民生类基本农作物是东北的优势,在今天看来牛途网,东北的产量远不如南方,但是论营养与口感,南方的粮食作物较东北差了几个档次,时至今日,不少人吃了东北的大米再看南方的线米,说一句难以下咽也不为过。
第三,东北的资源优势。黑土地可以孕育出可口的农作物,那么黑土地之下也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木材、煤矿、铁矿、铜矿、石油等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无论粮食还是各种矿物资源在那个年月可都是战争必备品,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基础条件,由此看来,日本人还是识货的。
第四,文化因素。从地理位置上看,日本、朝鲜半岛、东北这个地方连成一线,当初日本还没有进驻东北时率先攻占朝鲜半岛,不过只是将朝鲜半岛当做跳板,目标还是在东北。
然后,刚刚进入资本主义的日本受到西方思想影响颇深,影响的不仅仅是工业技术,还有思想文化,而文化入侵有时候比军事入侵更可怕,是从底层群众的思想改变一个国家,最终的结果是彻底奴役这个国家,比如今天的韩国。
然而,日本民族对自身文化有着相当高的崇拜,为了保证自身文化的延续,东北不仅可以成为工农业和军事基地,还能成为日本文化和精神影响力的延伸。因此,从文化的角度考量,占据东北也是势在必行的。
第五,军事因素。我们已知日本是个岛国,不与任何大陆相连,同时期的美国国土面积广阔,英国与欧洲大陆毗邻,俄国更是占据了最大面积的土地,而那个狼烟四起的年代,战争是夺取资源最直接的手段。但是对日本而言,岛国的面积是没有太大战略纵深的,遇到强力军事集团瞬间灭国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而东北地区自身面积是日本本土面积将近三倍,天然的地理优势是可遇不可求的,战略纵深和资源得天独厚,所以从一开始东北就是日本人眼中的肥肉。
那么若日本成功夺取东北是不是意味着满足了战略和生存需求,他们就会停下对外扩张的脚步吗?
肯定不会的,日本是一个贪得无厌的民族,东北以北的远东地区矿产更为丰富,他们的目的是占据东北然后以此为基地,背靠远东地区的矿产资源,徐图整个东亚乃至东南亚。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不仅没有获取应有的利益,反而被列强瓜分,日本人趁机在中国动作不断,通过各种手段与各个军阀之间有着利益纠缠,其目的就是为了彻底占领中国。
1931年9•18事变爆发,标志着日本正式入侵,他们第一时间占领东北地区,紧接着于次年建立“伪满洲国”而这个所谓的“伪满”国家的面积包括除大连以外的东北全境还有还有蒙东及河北部分地区,由此可见日本对于东北的觊觎路人皆知。
通过历史我们也可以看出日本队东北地区的区别对待。抗战前期和抗战时期,日本对其他地区实行烧杀抢夺,当然对东北地区的人民也不友好,但是他们却在东北地区搞基础建设,比如铁路、工厂等等,那个时候东北已经成了他们眼中的基地。
可是抢来的东西终归不是自己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当时的世界背景是二战,日本投降只不过是向世界投降,并不包括中国,他们不想放弃东北,宁可本国领土不要也要保住东北地区。后来在苏联的强大军事威胁下,日本不得不于9月2日宣布向中国投降,至此他们对东北甚至整个中国的侵略宣布失败。
如今的中国已经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东北也不是当初的东北,它成了共和国的重工业基地,时至今日,东北这个地方资源依旧丰厚,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哪怕东北地区单单列出来,那么也是当今世界前十的地区之一。
而日本还是那个日本,虽然各方面领域有着明显进步,但是基本盘没有变,领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还有他们的小人之心一直没有变。
毕竟日本这个民族属性很扭曲,他们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我们的祖先早在千年前就对他们下了断言。 发布于:河南省睿迎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