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子最近买房愁的很盛康优配,市面上很多中介和开发商都在喊,“房子越大越好”,
可刚子算算自己的预算,买房是没问题,但一想到以后的物业费和房产税,大房子居住成本更高,还是打起了退堂鼓。
一位在行内摸爬滚打20年的中介老板透露,现在还怂恿你买房“越大越好”的,不是心眼坏的很,要么就是真没看懂未来十年的楼市真相。
根据他的说法,懂行的人已经开始偷偷在核心城市批量收购90-140平米的次新房,连茶水费都涨到了20万。
你还别不信,就看看数据: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90-120㎡新房成交占比稳定在四成以上,大城市144㎡的住宅,成交占比直接蹿升5个百分点。
还有某专业机构的后台数据,120-140㎡的二手房,带看量同比暴涨60%以上。
这些都数字的背后,实际上都藏着未来5年房地产市场的主流面积答案。
有人可能很疑惑,我国新房库存已经高达7亿多㎡,这还没有包括二手房挂牌量,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经接近40㎡,很多地区空置率居高不下,房多人少的情况愈发明显,为啥还有人抢购房子呢?
一个核心原因,现在到以后,人们追求的不再是“有地方住”,而是“住得舒服”。
有建筑学家此前就算过一笔账,三口之家住90㎡小三房盛康优配,居住舒适度不好,空间太紧凑,这就好比我们买牛仔裤,紧身的,能勉强穿进去腿,但是一旦蹲下来,可能裤子就会崩线,说白了,这种小三房,住着舒适度不高。
但是,如果换成200㎡的大平层,舒服是舒服,但物业费也不便宜啊,甚至一个月物业费可能抵得上普通人半个月的工资,还有将来可能面临的超高房产税,住这样的房子,即使再宽敞,想必也舒服不起来。
但是,如果是120㎡左右的房子呢?情况就不一样了,主卧有独立卫浴,次卧除了改成书房,还能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茶台,这样的空间实用性更强,且又不浪费。
就拿广州某个楼盘来说吧,同一栋楼开盘卖房,只有两种户型,一个是89㎡,一个是118㎡,结果118㎡的户型成交价不仅比89㎡的户型贵出3000块/㎡,销量还更快。
用买家的话来说,“多花30万,买了20㎡,怎么算都值。”
当然了,这些改善型群体买120㎡住宅的另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可以享受政策红利。
①契税优惠力度更大。目前全国已经有近30个城市把豪宅税门槛定在144㎡,契税从1.5%跳到3%,意味着购买150㎡的房子,光税费就要多掏十几万,但是如果选择120㎡的房子,税费就能减少十几万。
②房产税免征面积红利。有财税专家放出风声,未来房产税免税面积可能为40-60平免征面积,按照三口之家来算,只要面积在120-180㎡,就触碰不到征税线。
反观那些89㎡的鸡肋户型,过去很多刚需因为它总价低所以纷纷抢购,如今都在响应二胎政策,想要换房,将房子脱手就变得更难了。
有机构数据显示,该平台89㎡的户型平均挂牌周期长达11个月,比120㎡户型起码多三个月才能脱手。
杭州有个网友,五年前花380万买了一个89㎡的学区房,去年挂牌400万也没人要,但隔壁118㎡的学区房,挂牌价620万三天就成交了。
气的这个网友直拍大腿:“早知道当初借钱也要买三房”
看到这,可能有人也会说了,以后没有了公摊,是不是就可以直接买小户型呢?
这话说的对,但也不对!像有些城市明年就开始试点按套内计价,但你要知道,开发商又不是慈善机构,到时候的单价肯定会算上公摊成本,
所以,关键还是看实际居住面积。比如上海某个楼盘,建筑面积120㎡,但是实际居住面积可以做到101㎡,得房率超80%,和周边低得房率相比,简直就是王者,当天开盘直接200套房秒光。
反观那些号称赠送面积的楼盘,建面140㎡刨去30㎡公摊和10㎡的设备平台,实际上使用面积还没有别人120㎡的房子多。
所以,以后买房人都不傻,他们更在意的是实际使用面积,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而且,如果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现在很多大城市新建盘,起步面积基本上都是清一色110㎡起,90㎡以的户型几乎绝迹。有开发商透露,不是不想建,只是建出来也卖不动。反观那些120㎡左右的户型,却成了年轻人眼中的香饽饽,而且溢价率还更高。
所以,回看这两年你就会发现,那些偷偷收房的聪明人早就摸透了游戏规则:他们不追豪宅不碰老破小,专挑核心城市100-140㎡的次新改善房,这些房子跌的时候扛得住,涨的时候也跟得上。
毕竟随着经济快速提升,以后谁还愿意委屈自己住鸽子笼?说到底,房子终归是装生活的容器,而120㎡左右的尺度,恰好装得下中产阶层对品质生活的全部想象。
如果今天的文章对您有帮助,那就点一个赞,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或家人,感谢您的支持。(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睿迎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